離家的第六周,來到尤金的第四周,開學第二周,

開始體會了許多辛苦,不斷調適的過程,也是由一對淚水和內心的韌性所支撐著。

 

當初申請的時候覺得今年一定要出國, 雖然這不是第一次出國唸書,

之前去日本交換了一年, 哭了一個多月,後來還是適應很良好,也過得挺開心回憶滿滿。

說起留學生的孤寂, 我應該不是第一次經歷,自己出去前也自認能handle這一切,再難過我也經歷過了

但我忘記了,我是要來唸Master,我比交換學生多了課業壓力。

 

在台灣有一份工作、雖不是超級名校畢業,但講出來還能驕傲一下的學歷,不是很愛讀書,但讀起來還有模有樣,

在台灣還有一堆好友、又跟家人住在一起,省錢又愉快

雖然沒有男友,靠腰靠個不停,倒也過得挺愜意的。

離開家前幾周,因為就是抱著旅遊的心情,一路從東京玩到洛杉磯、舊金山,

最後才來到Eugene,一滴淚都沒有掉,雖偶爾感到孤寂,但還一切還算還不錯。

開學第一周,我卻哭了好幾次。

 

老師人都很好,但只要看到Syllabus的作業和reading們,

老師不斷強調他們想要看到Graduate level的作業(天知道我writing考多差)

上起課來膽戰心驚,老師講的雖然還聽得懂,但同學問什麼我還真聽不懂, 一個都聽不懂。

只能在Info card上不斷強調,自己英文能力不足希望老師體諒。

最慘的是,某堂課還在介紹Syllabus,就被驚人的作業內容驚嚇,忍不住在課堂上偷偷落淚,止都止不住。

下課後整理心情,厚著臉皮跟老師說這學期我做不到他的要求, 請他讓我用旁聽就好。

我也正在嘗試努力。 厚著臉皮跟advisor談,承認自己的疑慮,我認為承認自己的脆弱也是件勇敢的事!

 

我個性後來漸漸轉變外向,或許基因中就一直存在的內向

只對熟的人侃侃而談,甚至或多的不得了;但跟不認識的人講話我覺得很辛苦, 非常不擅長與人開啟話題,

一開始認識的人不多, 還在那邊擔心Social problem,現在還存在著。

現在多認識了台灣同學會的人,有些社交生活,我很喜歡他們, 但我無法太放縱自己,偶爾也覺得空虛。

畢竟我花了這麼多錢和努力,不是全部都來玩的,雖然我非常想。

很多人都說到了國外少跟台灣人混在一起。

「不要強求」,當然能結交到異國朋友很好, 但來自同一個背景,講起話來容易自在,知道界限在哪。

不只是台灣人,每一個國家的人都這樣,大家喜歡跟自己國家的人講話,大家都覺得跟自己國家的人自在多了

只要記住,抓住每個講英文的機會,而不是放棄跟自己國家的人做朋友的機會。

 

不得不說,這周我想了很多次我要不要就先休息,

我也想過無數多次, 我果然不該僥倖申請,還自以為自己能勝任,其實我根本做不到!

目前給自己的期限是過完這個term吧!若身心還是受不了, 再跟advisor談一下是否一個term off,

我知道這樣講起來很草莓, 但是起碼給自己一個短的期限,讓自己覺得比較容易撐下去,

比較容易成功,一次兩年的期限,太久了!

 

這是一個令人身心脆弱到不行的過程,我現正經歷第二次, 我正在努力,我正在struggle(真的是struggle)

但我也勇敢過,離開了舒適圈,這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做的。

看到了有需多人跟我經歷著一樣的壓力和孤寂,

看了前輩們的建議和溫馨喊話, 昨晚在電腦前真心的痛哭了一番,久久無法自己。

 

隨時鼓勵自己, 學他們美國人參加一下party,喝一點小酒,relax讓自己逃離壓力。

很想要有個依靠的人在美國可以讓我隨時靠腰,隨時擁抱,無顧慮的在他面前痛哭一番,

表現自己的脆弱。

 

不知道自己在過完這個Term之後,能不能有所成長和改變。

我也不強求自己看完reading了,我就不愛讀書,能走多遠算多遠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